太極拳的哲學基礎
轉載自http://www.wdgf.com/html/201108/10209/ 太極拳的哲學基礎 2011-08-21 10:33:39 ————————————————————————————————————————————————– 縱觀各個時期太極先輩們的拳論、拳經、拳譜以及太極圖等諸多太極經典,沒有一處不體現著運動、發展及相互轉化的規律,也就是陰陽互化,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特別是“太極圖”,以其精闢獨到的見解,把太極拳的運動、發展、變化和對立統一的根本規律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圖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極也,中分黑白者,陰陽也。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有陰也。陰陽互交,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從“太極圖”與“無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無極”和“太極”都是以一中空的圓圈來表示的。這就深刻揭示了大自然的博大內涵,既表現出了宇宙的浩瀚深厚,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又預示著“有”和“無”的對立統一,孕育著太極的陰陽互化。同時,太極拳的圓運動也正是“無極圖”和“太極圖”圓形的具體體現。太極拳的一舉一動皆離不開圓,或大圓,或小圓,或平圓,或立圓,或圓弧,處處圓活,環環相繞。既包含了無極之圓的渾然一體,猶如宇宙之廣大浩瀚,無始無終,又包含了太極之圓的陰陽分明,動靜相輔。這就要求練太極拳者,不但要心胸遼闊無比,意識如茫茫大宇,又要動中寓靜,靜中有動。這就是所謂“周身處處皆太極”的含意。陳鑫把練太極拳說成是“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合在吾身”,也即此意。 太極拳無處不體現著陰陽變化這一對立統一的根本規律,如虛實,動靜,開合,剛柔,這些都是陰陽的範疇,都在無窮的變化之中。 “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動靜循環”,“剛柔相濟”,這都是太極陰陽的對立統一。 總而言之,無極而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可以互化,這就是太極拳的對立統一觀,也是太極拳的哲學基礎,把握到這一點,才是把握到太極拳的精髓和實質。
從「武當」的由来看武當武術之起源
轉載自http://www.wdgf.com/html/201307/11105/ 從「武當」的由来看武當武術之起源 2013-07-10 08:47:24 ————————————————————————————————————————————————– 武當山是中國的道教名山,是武當道教的發源地。位於荊楚西隅,與陝、川、豫四省相交界處。漢水由北向西流穿武當。其主要區域包括湖北的丹江口市(原稱均陵、均縣)鄖縣、鄖西、竹溪、竹山、房縣和河南的淅川縣。 1、“武當”的由來及戰爭: 根據明確的史料記載和考古論證,春秋及戰國早期,在武當山地區已有庸、巴、蜀、苗、絞、盧、濮、彭、麇等多個古氏族部落和諸侯國先後在此棲息生存。他們被楚國稱之為“南蠻”其四周又有楚、秦、韓等大的諸侯國與之為鄰。 關於“武當”的來歷,根據武當道教研究專家及楚國地方志研究專家的研究認為:由於武當山地區“東達齊豫,南通巴蜀,北抵三秦,舟車可至,實為八方之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秦、韓尤其是秦進逼襄陽,逐鹿漢江平原的最重要便捷的水上通道。因此武當山的得名,與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防範巴、庸等古族及秦國入侵有關。春秋時期,房陵(房縣)、均陵(武當)一線為楚國抵抗巴、麋、庸等國的前線,如《左氏傳》日: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於防堵。戰國時期,秦楚兩國常在漢水、丹水一帶交兵,如公元前312年,楚屈句攻秦,秦大破屈亡於丹陽(今河南省淅川西部、丹江之北),取楚之漢中。公元前304年,秦以上庸(今湖北省竹山西南)還楚。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拔黔中郡。楚割漢北、上庸地給秦。武當山地區直接與漢北、上庸相連,楚國當然要在這一地區駐紮軍隊,以勇武之士抵擋巴國、秦國的入侵。 “武當”(當時“擋"由“當”表示)一詞的來意即出於此。秦楚等國關隘常用“武”字,如武關、武勝關等等。武當者,武力阻擋也。以事名山,即為武當山。由此可見,“武當”可能是由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地區的軍事戰爭事件引意而來的,就是當時該地區軍事戰爭的代名詞。 2.“武當”對武當山軍事武術的影響 “武當”一詞由春秋戰國這一地區頻繁的軍事戰爭引意而來,是當時該地軍事戰爭事件的“代名詞”。雖然當時的軍事戰爭也講究天時地利、陣型陣法、謀略戰術、兵器裝備,但在冷兵器、近距離搏殺中,士兵個體使用冷兵器(包括拳術)打擊敵人,保衛自己的功防格鬥技擊技能,即軍事武術,是這個時期軍事戰爭的基本手段,也是影響戰爭勝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春秋戰國時期武當山地區頻繁的軍事戰爭需要,必然要促進武當山地區各氏族部落、諸侯國軍事武術的發展。主要表現二個方面:第一:社會集團之間有組織的軍事戰備、軍事戰爭促進了武當山軍事武術的普及、發展。從武當山古氏族部落、諸侯國的歷史及軍事戰爭歷史記載;武當山地區各地多處所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群、古文物來分析:在春秋戰國時期,武當山地區這一帶人口興旺、密集,生產力水平較為先進。各集團之間因生活資源、生存環境等各種矛盾的相應增多,軍事戰爭成為了解決這些矛盾的最終手段。隨著戰爭次數的增多(根據歷史資料的統計,春秋戰國時代在這一帶和在這一帶附近發生的戰爭以及與戰爭有關的大事件就有二十多起)、規模的擴大,影響到了古氏族部落、諸侯國的生死存亡,加之他們人力資源的有限,因此要想獲得生存,各集團勢必進行軍事戰備,採取全民皆兵、強兵強國的軍事策略及相應的兵役制度,加強其內部成員軍事武術、搏殺技能的傳授,加強軍事武術的普及和訓練。如當時的楚國長期實施“戰時從軍,戰罷歸里”的兵役制制度,這樣一種兵役制度使得軍事武術成為楚國各地民眾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存活動,隨時準備從軍,阻擊外來入侵。頻繁的生存競爭的軍事戰爭背景使得軍事武術在武當山民眾中傳播、普及、發展。第二:促使兵器的製造發展和使用方法的研究。兵器是各個時期軍事戰爭最直接的反映。要應付戰爭必須製造兵器,訓練和使用兵器。在已發掘的春秋戰國古墓之中,發現了許多古兵器,有:兵器劍、短劍、戈、矛、錐、戟等,並且尤以劍為多,其中一把青銅劍質地與越王勾踐劍相同;同時還有一件珍貴的雙戈戟,其柄長25.8cm。各種資料都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在戰爭中常用、配製長短兵器主要也就是這些。可見當時武當山的各集團已十分重視長短武器的配備、重視戰鬥人員全面掌握軍事武術,掌握長短武器的戰鬥技能。從這把雙戈戟的長度來看,可能是一把手戟;從形制來看,是一件雙戈戟,與一般的戟有著很大區別。由於戟屬長柄複合式武器,功能多樣,為先進的格鬥兵器。所以從這把手戟及出土的兵器中劍的數量佔多來分析:武當山地區山高林密、地形蜿蜒崎嶇,溪河眾橫,不適應車(騎兵)戰,根據地理實戰的應用需要,把一些長兵器,如戟(雙戟)等兵器的長度和形制進行了改進,被引用到步戰、步兵中使用,大力發展了短小、輕便、鋒利而適於山林近戰的武器。兵器的種類增加,兵器形制的改進和新武器的發明,都意味著新的使用武器的方法的產生,掌握兵器的難度加大,要求更高,反映出人們對武術的功防技術及武器使用方法進行了專門的研究。這樣,在原來簡單的擊刺練習基礎上,就會產生多種新的功防練習形式或技術技能,隨即武當山軍事武術的格鬥技術內容也會隨之豐富、發展。軍事戰鬥力也會相應提高。同時反映了武當山軍事武術的發展狀況和水平。 3.巴、蜀民族的武功 巴在武當山存在過,且有巴起源於“鄂、豫交界丹江說”。 “巴、蜀由來久,殷、週已見傳”(郭沫若詩)。武當山地區巴、蜀民族自古好習武術,英勇善戰,古代帝王多用巴、蜀部隊,《華陽國志·巴志》: “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巴蜀部隊以武舞顯示武功的高超,在滅商戰爭中立下戰功。表明武當山的巴、蜀民族很早就有了武術活動。 春秋戰國武當山地區近500年的軍事戰爭引意出了“武當”。 “武當”即軍事戰爭,促進了武當山地區軍事武術的發展,促進了冷兵器的改進和種類的增多;冷兵器的改進和種類的增多,使用兵器的方法和技擊技能的要求提高,又反來豐富了軍事武術的內容,直接反映了軍事武術的發展狀況。同時又大力促進、發展了武當山地區的民間武術。對“武當”由來的歷史認識、理解的深入,那麼對武當山軍事武術、武當山民間武術、甚至是武當武術(流派)的存在及起源,就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應該從“武當”由來的歷史看武當武術的產生、發展。
老子《道德經》開創了中國武學文化之先河
轉載自http://www.wdgf.com/html/201307/11108/ 老子《道德經》開創了中國武學文化之先河 2013-07-13 11:36:25 ————————————————————————————————————————————————– 【內容提要】文章從老子“柔弱勝剛強”出發,揭示了老子武術\武學形成的條件和內蘊。從而揭開了《道德經》三千年來的秘密。闡明了老子及其《道德經》思想,特別是武術\武學思想,及其"武學文化",在人類思想史上具有開天闢地的重大意義。然而這些,都是"孔孟之道"給仕子文人設立的"禁區".故歷代仕子文人是不懂《道德經》真締的.這是歷史的大悲哀. 老子以其“國之利器不可示人”的思想而將《道德經》的本質內容保密了三千年,致使歷代文人學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且,他們對老子貶毀有加、肆意伐撻,似乎認為中國的落後和保守都是老子的罪過。這種歷史的顛倒應該是終結的時候了。 老子的《道德經》究竟保守了什麼樣的秘密?答曰:保守了“武學”秘密。 筆者在《破譯《道德經》秘密的一把鑰匙》一文中指出,老子的“柔弱勝剛強”思想就是解開《道德經》秘密的一把鑰匙。循此,便可揭開《道德經》的“武術”秘密,進而揭開《道德經》的“武學”秘密。 今天,筆者將《道德經》的秘密披露於世。 《道德經》的“武學”秘密,即本質內容何在?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核心”、“一個思想”、“七個打法法則”、“三種武學境界”。 “一個核心”是:柔弱勝剛強。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指的“道”。 老子從“道法自然”的認識出發,認為“剛強勝柔弱”和“柔弱勝剛強”都表現為“自然法則”。在它們二者之間,“剛強”戰勝“柔弱”是常識和公理,具有普遍的意義,而“柔弱”戰勝“剛強”方為理性和理論,則具有特殊的意義。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這種認識的表現。因此,老子研究和揭示了“柔弱”戰勝“剛強”的“條件”。老子以之運用於“武打”,從而創造出了“武術”;以之運用於社會,從而揭示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即統治者必須做到“無為”,方能與百姓一道,實現社會的“民主推進”。從中,使得“無為”變“有為”。 “一個思想”是:“以德治道”的德治思想。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指的“德”。 在“道”與“德”之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又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故把“道”與“德”有機統一在了一起。揭示出了“道德一統”、“德高道高”的思想。由此,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 老子的“以德治道”思想表現在“得道”與“治道”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得道”上,老子講如何才能得到“柔弱勝剛強”之“道”,即武術之道。 對此,老子提出了“德”的具體要求,表現為,一是要喜歡“道”。老子講“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二是要做到圖難於小、於易。老子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又講“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三是要做到“知人知已”。老子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四是要做到不自滿,不驕傲。老子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五是要做到符合“道”的規律。老子講“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另一方面,在“治道”上,老子講要將“道”用於“正道”,而不是“邪道”。 對此,《道德經》也提出了明確的規範。表現在,一是老子提出了“忘我”,即“為公”思想。老子講“道生之,德蓄之”,講“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又講“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二是老子提出了“民心”,即“愛民”思想。老子講“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又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三是老子提出了“契約”,即“平等”思想。老子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又講“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四是老子提出了“正義”,即“堅持正義戰爭”思想。老子講“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又講“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殺人之眾,以哀悲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五是老子提出了“無畏”,即“不怕死”的思想。老子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的“治道”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兩大根本,即老子的“以百姓心為心”和“有德司契”。前者表現為老子的“愛民”和“民心”觀,後者表現為老子的“契約”和“平等”觀。正是從這兩大根本思想出發,並聯繫老子的“忘我”思想、“正義”思想、“無畏”思想,從中,老子為人們勾畫出了一幅“德治”民主政治的蘭圖。 顯而易見,老子的“治道”思想,充分體現出了“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這種思想,正構成了“無為而治”的基礎和前提。 “七個打法法則”是: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法則、樁及樁法法則、動中求打法則、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法則、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法則、打無絕打法則、無打法則[1]。 這些武術法則,具體明確了“打的指導思想”、“打的對象”、“打的形式”、“打的方式”、“打的方法”、“打的技巧”等等。 這些武術法則,都是老子從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創新和揭示出的“陰陽”、“無極太極”、“有無”、“動靜”、“虛實”觀,及其“變化”觀所決定的。 現將這七個打法法則簡述於下: 一是“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的打法法則。 這一打法法則明確了“打的對象”。概括起來,這個對象就是打“有”、“動”、“虛”三位一體的時機。其中,“有”,體現出了事物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動”,體現出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虛”體現出了事物在這個過程中的弱勢階段、弱勢時期。這樣的打則貫徹了“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的原則。 二是樁及樁法法則。 “樁”及“樁法”,它揭示了武術較技的基本形式。 “樁”的觀念出自老子《道德經》。老子說:“此兩者{指“陰”、“陽”}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盡}”。這些,都體現出了老子“樁”的思想。 從內函上看,“樁”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哲學意義上來看,樁是中國古代哲學“陰陽”、“變化”觀在武術中的形體上的表現,即是說,若果“陰陽”、“變化”是其內在本質的話,那麼,樁就是其外在形式;二是樁通陰陽之變。它寓進退、攻防為一體,並進退有致,暗藏陷阱,於變化之中破敵。表現為,明里可以做到丟盔亮甲,上盤與下盤脫節,攻守脫節,進退脫節而破綻百出,卻暗中把握平衡,調兵遣將,守虛攻實,這就布下了陷阱。一旦布下陷阱後,便可誘敵深入,伺機破敵;三是“樁”變化神速且變化無窮。老子說:“無極生太極,太極變兩儀,兩儀變四相,四相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其中通陰陽”。這種變化,就是老子基於“八卦變化”的道理而成功的運用在樁法變化上的一個準確的表述。樁的變化的基本規律是遵循的是二進位制的運算法則。它將打“直線”擴展到了打“三維空間”;四是樁是各種招式,或手法、腿法等的載體。一方面,它猶如各種招式、手法的“發射機”,另一方面,它猶如與敵交鋒的“陣地”,或“根據地”;五是“樁”的不同和理念的差異決定了武術流派的分野。 三是“動中求打”的打法法則。 “動中求打”的打法法則決定了中國武術的“打法方式”。 “動中求打”是指武術打鬥中只宜打“動”,而不宜打“靜”。 四是“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的打法法則。 “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的打法法則決定了中國武術的“打的方法”。 “以靜制動”以之用於實戰,也就表現一種武術風格。這種打法方法就是沉著鎮定,靜多動少,以逸待勞,見子打子,步步為營。從而體現出“穩紮穩打”、“後發製人”的技擊風格。 “以動逼靜”以之用於實戰,也表現為一種武術風格。這種打法方法就是“反客為主”,而表現出了“搶占先機”、“先發製人”的技擊風格。 五是“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的打法法則。 “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的打法法則也是中國武術的“打的方法”。 所謂“打在機前”,就是指打“有”、“動”、“實”出現的某個階段中的“萌芽”時期;而“打在機後”,就是指打“有”、“動”、“實”出現的某個階段中的“枯槁”時期。 “打在機前”,則體現出了咄咄逼人,搶先發手,先發製人的技戰術風格;而“打在機後”,則體現出了防守嚴密,後手補攻,後發製人的技戰術風格。 可見,“打在機前”與“以動逼靜”的風格一致,“打在機後”與“以靜制動”的風格一致。 六是“打無絕打”的打法法則。 “打無絕打”,是老子的“陰陽變化不息”,和“打無窮”觀的表現。它一方面打破了“絕打”的神話,另一方面說明了藝無止境,它促使習武之人的技藝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低境界向高境界不斷發展。 七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無打”的打法法則。 如果說“打無窮”觀反映的是一般情況,那麼,“無打”觀則反映的是特殊情況。也就是說,“無打”則是“打無窮”的特殊表現形式。 “無打”,是老子的“陰陽交合”觀決定的。在老子看來,沒有三個陰陽的交合就是無打。同時,“無打”也是一種打的方法。因為在懂得什麼是“無打”之後,方才懂得什麼是“有打”。將其用於臨埸,面對強手而採取“無打”的策略,只要躲閃得開,就有可能做到“保平爭勝”,至少可以做到“握手言和”。 “三種武學境界”是:“微明”、“襲明”、“明”。 對於“微明”境界。 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在老子看來,這“微明”境界就是“詐術”境界。懂得“微明”這個道理,就懂得了武術上的“詐術”。但是這只是初初懂得“柔弱勝剛強”道理的“下乘”境界。
武當武術適應道教養生健身需要而產生
轉載自http://www.wdgf.com/html/201308/11137/ 武當武術適應道教養生健身需要而產生 2013-08-07 08:36:31 ————————————————————————————————————————————————– 武術一般來講是起源於生產勞動,發展與野獸搏鬥、與人搏鬥的需要。練武術的目的在於勇武。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然而武當拳功起源卻與道教的人生觀密切相關,產生於道教養生健身成仙的需要。道教對於人生是執著的現實主義態度,極為重視人的今生,強調現世報和立地報,追求福祿壽喜,追求長生不老。因此,道教把世界二重化,它在人間之上構造了了一個神仙世界。道教認為凡人了能成為神仙,而且成仙不是死了之後,而是在生前,在今世的人生。人生只要通過精神的、肉體的修煉,即可達到長生久視,得道飛升,成為神仙的目的。 道教認為修煉成仙,得道飛升,一方面要煉得金丹服食,即藉外物(外丹)而養生,使人身心不朽。另一方面,就是導引行氣,煉成內丹。 “氣”就是人與仙之間的橋樑,就是“內丹”。道教徒為了長生久視,就必須練氣,練氣需要導引行氣,於是便產生了練拳的需要。在練氣的時候,引入了武術動作,而練拳的過程中,又滲入了練氣的目的,因此拳術的技擊價值觀開始受到氣功的養生價值觀的衝擊,並逐步走向融合,從而形成了“內功外拳”、“內外結合,以內為主”的內功動功機制。同時,這一內功動功機制在形成過程中,又不斷吸收兵家的理論精華和少林外家武功的優點,從而形成了完備的武當拳功體系。 道教氣功和武術動功的結合,是武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武術發展史上又一次大的飛躍。 養生健身是武當拳功的主要宗旨和社會功能 道家的思想方法是重直覺、重悟性,以形象感知來把握事物的特徵,掌握其特徵目的是為了深刻理解其事物的本質,這是武當武術文化思維方式的基本特色。武當拳功中的形意、太極、八卦及諸多拳種中的招式、攻防、進退,是可以傳授、觀摩和學習的,然而,武當拳功各類拳種的不同意境、神韻、內在的氣質和遒勁,則必須先意會,用直覺去領悟,然後在反复的實踐琢磨中去感受和加深理解。即有法-無法-無窮變化,而貫穿全過程中的是苦學、深研、覃思、精熟。認為“盡其妙者”,非經日積月累長期精心體驗不可。同時,進入意境,這是悟出精微、玄妙之真諦的關鍵。這種重悟性理解、實踐的途徑,正反映了武當拳功對人體、精神、思想、倫理道德影響的深刻性,同時全面的展示了其功能效果和養生修性的社會宗旨。 武當拳功的形成作為內功動功的統一,與其它武術流派一樣含有技擊自衛禦敵的社會功能。這裡要強調的是各種功能的手段、方式具有創造性,較之外家技擊功能有著質的飛躍。古今中外技擊,無不講力量、速度、強度、大勝小、快性慢、強勝弱,而獨武當拳功以辯證的觀點看待對抗中的大小、快慢、強弱,主張“四兩撥千斤”的巧鬥勁,拳理和拳技中的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慢制動、以力小胜力大的運動方式和虛實變化的手段,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東西方技擊的理論和實踐,是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武當拳功的這種“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攻其所不攻”的戰略特點及其所展示的社會效能,是直接與其養生健身的宗旨相吻合的,這也是武當拳功區別與其它武術流派的根本所在,也是養生健身功能擴展的根本動因。 武當武功理論中極端重視人體精、氣、神的修煉和互相依存的關係,認為“精”是根,是構成人體和促進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氣”又是“精”的載體,“精”以“氣”的形式流布全身,不斷補給人體生理活動的能量。神”是“氣”作用的表現和結果,源源不斷的“氣”的作用,使人的神-思維、意識及其它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武當拳功將這種醫學中的精氣神學說進行了全面的概括和總結,提出了“內外兼修”的練功原則,在這種原則指導下,進而產生了“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精神氣力功”、“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三合,外三合”、“陰陽變換”、“圓弧扭絲”、“動中求靜,靜中求動”、“柔中有剛,剛而不僵”、“細長深勻,氣沉丹田”等練功要求,建立了“以丹田運化修煉為核心,以經絡氣血津液暢通為先導,以提高性腺系統功能為重點”的有序化程序。這種動功內修程序一方面可挖掘人體防身禦敵的潛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人體攻防動作和禦敵形式去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使武術攻防訓練與養生健身有機結合,實現還精補腦,從而增強生命活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養生健身說的理論體系,成為人類強烈的生存慾望和享樂慾望相互“整合”的產物。
拳法理論
拳法理論 1. 武當武術適應道教養生健身需要而產生 - 2015-06-20 2. 老子《道德經》開創了中國武學文化之先河 - 2015-06-20 3. 從「武當」的由来看武當武術之起源 - 2015-06-20 4. 太極拳的哲學基礎 - 2015-06-20 5. 武當太極劍劍法動作要領 - 2015-06-20 6. 武當太極拳十大要論 - 2015-06-20 7. 《老子》一書中關於太極拳的描述 - 2015-06-20 8. 淺論傳統武術套路的作用 - 201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