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開創了中國武學文化之先河

轉載自http://www.wdgf.com/html/201307/11108/

老子《道德經》開創了中國武學文化之先河

2013-07-13    11:36:25

————————————————————————————————————————————————–

【內容提要】文章從老子“柔弱勝剛強”出發,揭示了老子武術\武學形成的條件和內蘊。從而揭開了《道德經》三千年來的秘密。闡明了老子及其《道德經》思想,特別是武術\武學思想,及其"武學文化",在人類思想史上具有開天闢地的重大意義。然而這些,都是"孔孟之道"給仕子文人設立的"禁區".故歷代仕子文人是不懂《道德經》真締的.這是歷史的大悲哀.

老子以其“國之利器不可示人”的思想而將《道德經》的本質內容保密了三千年,致使歷代文人學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且,他們對老子貶毀有加、肆意伐撻,似乎認為中國的落後和保守都是老子的罪過。這種歷史的顛倒應該是終結的時候了。

老子的《道德經》究竟保守了什麼樣的秘密?答曰:保守了“武學”秘密。

筆者在《破譯《道德經》秘密的一把鑰匙》一文中指出,老子的“柔弱勝剛強”思想就是解開《道德經》秘密的一把鑰匙。循此,便可揭開《道德經》的“武術”秘密,進而揭開《道德經》的“武學”秘密。

今天,筆者將《道德經》的秘密披露於世。

《道德經》的“武學”秘密,即本質內容何在?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核心”、“一個思想”、“七個打法法則”、“三種武學境界”。

“一個核心”是:柔弱勝剛強。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指的“道”。

老子從“道法自然”的認識出發,認為“剛強勝柔弱”和“柔弱勝剛強”都表現為“自然法則”。在它們二者之間,“剛強”戰勝“柔弱”是常識和公理,具有普遍的意義,而“柔弱”戰勝“剛強”方為理性和理論,則具有特殊的意義。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這種認識的表現。因此,老子研究和揭示了“柔弱”戰勝“剛強”的“條件”。老子以之運用於“武打”,從而創造出了“武術”;以之運用於社會,從而揭示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即統治者必須做到“無為”,方能與百姓一道,實現社會的“民主推進”。從中,使得“無為”變“有為”。

“一個思想”是:“以德治道”的德治思想。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指的“德”。

在“道”與“德”之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又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故把“道”與“德”有機統一在了一起。揭示出了“道德一統”、“德高道高”的思想。由此,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
老子的“以德治道”思想表現在“得道”與“治道”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得道”上,老子講如何才能得到“柔弱勝剛強”之“道”,即武術之道。
對此,老子提出了“德”的具體要求,表現為,一是要喜歡“道”。老子講“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二是要做到圖難於小、於易。老子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又講“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三是要做到“知人知已”。老子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四是要做到不自滿,不驕傲。老子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五是要做到符合“道”的規律。老子講“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另一方面,在“治道”上,老子講要將“道”用於“正道”,而不是“邪道”。
對此,《道德經》也提出了明確的規範。表現在,一是老子提出了“忘我”,即“為公”思想。老子講“道生之,德蓄之”,講“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又講“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二是老子提出了“民心”,即“愛民”思想。老子講“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又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三是老子提出了“契約”,即“平等”思想。老子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又講“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四是老子提出了“正義”,即“堅持正義戰爭”思想。老子講“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又講“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殺人之眾,以哀悲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五是老子提出了“無畏”,即“不怕死”的思想。老子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的“治道”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兩大根本,即老子的“以百姓心為心”和“有德司契”。前者表現為老子的“愛民”和“民心”觀,後者表現為老子的“契約”和“平等”觀。正是從這兩大根本思想出發,並聯繫老子的“忘我”思想、“正義”思想、“無畏”思想,從中,老子為人們勾畫出了一幅“德治”民主政治的蘭圖。

顯而易見,老子的“治道”思想,充分體現出了“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這種思想,正構成了“無為而治”的基礎和前提。

“七個打法法則”是: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法則、樁及樁法法則、動中求打法則、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法則、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法則、打無絕打法則、無打法則[1]。

這些武術法則,具體明確了“打的指導思想”、“打的對象”、“打的形式”、“打的方式”、“打的方法”、“打的技巧”等等。

這些武術法則,都是老子從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創新和揭示出的“陰陽”、“無極太極”、“有無”、“動靜”、“虛實”觀,及其“變化”觀所決定的。

現將這七個打法法則簡述於下:

一是“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的打法法則。

這一打法法則明確了“打的對象”。概括起來,這個對象就是打“有”、“動”、“虛”三位一體的時機。其中,“有”,體現出了事物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動”,體現出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虛”體現出了事物在這個過程中的弱勢階段、弱勢時期。這樣的打則貫徹了“見實則打及避實就虛”的原則。
二是樁及樁法法則。

“樁”及“樁法”,它揭示了武術較技的基本形式。

“樁”的觀念出自老子《道德經》。老子說:“此兩者{指“陰”、“陽”}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盡}”。這些,都體現出了老子“樁”的思想。

從內函上看,“樁”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哲學意義上來看,樁是中國古代哲學“陰陽”、“變化”觀在武術中的形體上的表現,即是說,若果“陰陽”、“變化”是其內在本質的話,那麼,樁就是其外在形式;二是樁通陰陽之變。它寓進退、攻防為一體,並進退有致,暗藏陷阱,於變化之中破敵。表現為,明里可以做到丟盔亮甲,上盤與下盤脫節,攻守脫節,進退脫節而破綻百出,卻暗中把握平衡,調兵遣將,守虛攻實,這就布下了陷阱。一旦布下陷阱後,便可誘敵深入,伺機破敵;三是“樁”變化神速且變化無窮。老子說:“無極生太極,太極變兩儀,兩儀變四相,四相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其中通陰陽”。這種變化,就是老子基於“八卦變化”的道理而成功的運用在樁法變化上的一個準確的表述。樁的變化的基本規律是遵循的是二進位制的運算法則。它將打“直線”擴展到了打“三維空間”;四是樁是各種招式,或手法、腿法等的載體。一方面,它猶如各種招式、手法的“發射機”,另一方面,它猶如與敵交鋒的“陣地”,或“根據地”;五是“樁”的不同和理念的差異決定了武術流派的分野。

三是“動中求打”的打法法則。

“動中求打”的打法法則決定了中國武術的“打法方式”。

“動中求打”是指武術打鬥中只宜打“動”,而不宜打“靜”。

四是“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的打法法則。
“以靜制動”及“以動逼靜”的打法法則決定了中國武術的“打的方法”。

“以靜制動”以之用於實戰,也就表現一種武術風格。這種打法方法就是沉著鎮定,靜多動少,以逸待勞,見子打子,步步為營。從而體現出“穩紮穩打”、“後發製人”的技擊風格。

“以動逼靜”以之用於實戰,也表現為一種武術風格。這種打法方法就是“反客為主”,而表現出了“搶占先機”、“先發製人”的技擊風格。

五是“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的打法法則。

“打在機前”和“打在機後”的打法法則也是中國武術的“打的方法”。

所謂“打在機前”,就是指打“有”、“動”、“實”出現的某個階段中的“萌芽”時期;而“打在機後”,就是指打“有”、“動”、“實”出現的某個階段中的“枯槁”時期。

“打在機前”,則體現出了咄咄逼人,搶先發手,先發製人的技戰術風格;而“打在機後”,則體現出了防守嚴密,後手補攻,後發製人的技戰術風格。
可見,“打在機前”與“以動逼靜”的風格一致,“打在機後”與“以靜制動”的風格一致。

六是“打無絕打”的打法法則。

“打無絕打”,是老子的“陰陽變化不息”,和“打無窮”觀的表現。它一方面打破了“絕打”的神話,另一方面說明了藝無止境,它促使習武之人的技藝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低境界向高境界不斷發展。

七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無打”的打法法則。

如果說“打無窮”觀反映的是一般情況,那麼,“無打”觀則反映的是特殊情況。也就是說,“無打”則是“打無窮”的特殊表現形式。

“無打”,是老子的“陰陽交合”觀決定的。在老子看來,沒有三個陰陽的交合就是無打。同時,“無打”也是一種打的方法。因為在懂得什麼是“無打”之後,方才懂得什麼是“有打”。將其用於臨埸,面對強手而採取“無打”的策略,只要躲閃得開,就有可能做到“保平爭勝”,至少可以做到“握手言和”。

“三種武學境界”是:“微明”、“襲明”、“明”。

對於“微明”境界。

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在老子看來,這“微明”境界就是“詐術”境界。懂得“微明”這個道理,就懂得了武術上的“詐術”。但是這只是初初懂得“柔弱勝剛強”道理的“下乘”境界。

對於“襲明”境界。

老子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在老子看來,“襲明”境界,就是“懂得熟練的運用武術的打法法則與原則、方法與技巧,和懂得武術的得失成敗”的境界,合符“柔弱勝剛強”規律的道理,但是這在武學上只屬於“中等”境界。

對於“明”境界。

老子說:“見小曰明,守弱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在這裡,句中的“小”、“弱”,就是喻指的“柔弱勝剛強”規律。這就正如老子說:“含德之厚,比之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同時,老子又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故在老子看來,“見小曰明,守弱曰強”方才是符合“柔弱勝剛強”規律的“上乘”境界。

在老子看來,懂得上述的道理和境界,就能夠做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和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一來,就如“治大國若烹小鮮”,是十分穩妥的,和手到擒來的事了。

歸納起來,老子的“一個核心”、“一個思想”、“七個打法法則”、“三種武學境界”,一方面揭示出了“武術”的打法特質,在於打法則、打謀略,另一方面揭示出了“武學”的本質在於攻心為上、在於“民心無敵”。故老子的《道德經》,它在中國歷史上拉開了“武術”,和“武學”的帷幕,從而使武打,及其武學從蒙昧走向了理智,從低級走向了高級,從野蠻走向了文明。

可見,老子的“武學文化”,包含了“武術思想”和“民主思想”兩大方面。

因此,什麼是老子的“武學文化”?這就是:從“道法自然”出發,老子揭示出了“柔弱勝剛強”規律,以之與“剛強勝柔弱”相對。老子將“柔弱勝剛強”運用於武打,則締造了中國“武術”,老子將“柔弱勝剛強”運用於社會,則揭示了“無為而治”所表現出來的“民主推動社會發展”規律。這就是老子的“道”。同時,老子為了使“道”不走入邪道,提出了思想行為規範,這就是老子的“德”。由此,表現出了老子“以德治道”的思想。 “以德治道”蘊含了深厚的“民主”思想。正是老子的“道德”思想,直面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對立、鬥爭的現實,以“武”、“戈”為認識的前提和出發點,以“止武”、“止戈”為認識的歸宿和落腳點,從而締造了中國“武學”及其文化。

歷史證明,老子的“武學思想”、“武學文化”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其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具有無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應該看到,老子的“武學文化”,及其“武術思想”、“民主思想”才真正是中華民族的支撐和脊梁。

然而,古往今來,老子及其《道德經》的武學思想被湮沒了。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子武學嫡傳人因了老子“保密”的告誡而對外秘而不宣,知者寥寥無幾,以至逐漸消亡;另一方面,則是孔子對老子的“道德”思想作了折中主義的篡改,其結果,使得“孔孟之道”扼殺了老子思想[2],“莊子道學”扭曲了老子思想[3],以至歷朝歷代的仕子文人不懂,以至無視老子思想。這種狀況,無疑是中國歷史的大悲哀。它導致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專制主義社會出現,導致了近代中國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時候要從西方輸入“天主”,和輸入“民主”。它完全不知道“民主”及其精神乃是《道德經》的精義,是中國的具有世界第一的古已有之的“國粹”、“國寶”。故中國人“背著金飯碗討飯吃”,已經到十分愚昧的地步!

其流弊所及,就是現代,連一代偉人毛澤東以其豐富的軍事經歷也僅僅“懷疑”《道德經》是一部“兵書”而已。而且,在今天的社會科學中不見“武學”這門學科。在當今學術界、理論界,和武術界,人們僅僅認識到:“武”,不過就是單憑勇、力的單打獨鬥,或者就是兩國交兵,行軍打仗而已。人們都個個以“文人”自居,而不可一世。看看今天的各種詞典,見不到“武學”,和“武學文化”等等的字樣和條目,同時,在現代“文人”編撰的“中國思想史中”,除了翻新孔孟的一些陳芝麻、爛穀子以外,又有多少新意?他們不知道“武”乃是中國文化的根本。這種狀況透露出來的無知,使得至今還有人沉緬於“儒教”而自得。難道這不是歷史悲哀的繼續?
必須終結對老子思想的歷史抹殺和歷史顛倒!

老子《道德經》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其偉大意義不可估量。如果說,國家和階級的產生是人類“文明”出現的標誌的話,那麼,老子締造的武學,就是人類“文明”里程碑推進的標誌。故從這種認識出發,無論怎樣讚譽老子思想及其《道德經》,都不為過。

Shar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previous next